玉兔闹元宵 情谊满仓南
988276次播放 ⋅ 0评论
“我小区楼下的生鲜超市, 店主经常暖到我。” 最近,家住杭州市余杭区的 钟姓网友发了条朋友圈, 感叹身边一位温暖的超市老板。 ![]() 记者注意到,这张图片上, “免费提供食材”几个醒目的大字, 下面写着, “如果你最近遇到困难,可以来本小店。 每晚10点后可以帮你准备好 第二天的食材,有肉有菜。” 经过一番打听得知, 这家每日鲜超市, 至今开了六七年, 这张暖心的告示, 早在前年就已经张贴在店里了。 ![]() “每晚10点后可免费领食材” 店主是来杭27年的江苏夫妻 记者在现场看到, 这是一家一百多平米的普通超市, 卖些水果蔬菜、肉类、海鲜、日用品。 店主王阿姨和杜叔叔,今年不到60岁, 27年前从老家江苏来到杭州, 卖菜的生意一眨眼做到了现在。 王阿姨忙着招呼顾客, 麻利地切肉、打包、收银, 杜叔叔正埋头拖地、搬运和整理菜品。 ![]() ![]() 而那张告示, 2020年就已经贴在门旁的墙上, 附近居民很多人都知道。 “其实这是我儿子提议的, 他想做的事情我们都支持。” 王阿姨笑中带着自豪。 通过电话联系, 店主儿子杜先生是个91年的小伙, 他告诉记者, 疫情刚开始那段时间, 看到身边人的生活和工作不太如意, 精神状态也比较疲惫, 想通过这个举动带给大家一些温暖。 ![]() ∆顾客张先生说,店主在小区微信群也转发了该告示 王阿姨说,来领过的人不算多, 总共也就十几户, 有保洁、保安,外卖、快递小哥, 也有附近上了年纪的居民。 超市从早上六点开业, 一般到了夜里十点多, 如果有人试探性地问起, 夫妻俩就装上满满一袋食材递给对方, 一送就是十几斤, 包括莴笋、油菜、辣椒、肉等等。 ![]() “都是当天没有卖完的菜, 还比较新鲜, 看他们需要点什么就拿什么, 只要不嫌弃就行。” 让夫妻俩印象深刻的, 是一位有些佝偻、穿着朴素的老婆婆, 前后来过两三次。 他们总默默收拾出闲置的纸箱子, 方便老婆婆一并领走。 深夜收到这份善意的人, 总是想办法表达感谢。 “有人拿到菜,心里过意不去, 非要买点什么。” 王阿姨说,有的执意付三五块钱, 也有的再额外买两瓶饮料、酱油。 ![]() 记者注意到, 在告示的下方摆着一个冰柜, 上方还挂着另一张纸, 写着“太热了,请自取, 碎碎冰每人免费领一根”。 天气炎热的盛夏, 几根冰棍或者几瓶水, 给路过歇脚的外卖小哥、快递小哥 和保洁人员降降暑。 “很多人大热天还要在外面跑, 看了觉得很辛苦, 就有了这样一个传统。” 为全小区挨家挨户送隔离物资 当时的营收却全部捐出 不单单是深夜免费送食材, 原来,前年春节, 这家暖心的超市还保障过 整个小区隔离住户的一日三餐。 当时,疫情突如其来, 政府的食材包支援还在路上, 很多商户也一度进入停业状态, 而这家小区门口的每日鲜超市, 在社区的牵头下, 肩负起了整个小区的保供。 ![]() 杜先生回忆,大概两三周里, 一家人每天穿梭在批发市场、 超市和小区的路上, 每送一趟都提着一大筐食材, 有米面粮油、蔬菜、日用品...... “最忙的时候一天上门送100多户, 志愿者也会来帮忙配送。” 与此同时, 因为防疫物资来不及备齐, 邻居们为了帮这家人满足营业要求, 纷纷从四面八方提供支援, “像是测温枪、口罩消毒水这些, 很多都是邻居凑给我们的。” 两三周之后, 随着“抗疫大礼包”的到来, 这项特殊使命也正式结束了, 杜先生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—— 将当时一万块钱的营收, 全数捐给街道红十字会。 “也算是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吧, 想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。” ![]() 从二十多年前来到杭州, 一家人已经在此扎下了根, 生活也迎来了柳暗花明, 杜先生说, 最近超市正在进行装修改造, 今年1月10日左右就能完成。 “没有人每天都很顺利, 都有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”, 他表示,这些举手之劳很微小, 但也许能鼓励到身边的人, 多一些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坎坷, 更有信心地前行下去。 转自:余杭区融媒体中心-天天看余杭 来源: 杭州交通918 |